
- 2024年6月20日
- 行业动态
热缩套管行业前景和发展历程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中国企业将在海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新一代高铁、下一代轻量化地铁、新能源汽车与核能等清洁能源电力建设等将成为我国高端热缩材料未来增长速度较快的领域,从而有望拉动我国热缩材料行业进入新一轮高成长期。从整体来看,世界高端的热缩材料市场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也不例外,高端热缩材料产品系列在不断扩展,材料体系在更新换代,关键性能提升,未来需求潜力巨大。
热缩材料产品国产化进程明朗,下游高端市场驱动热缩材料需求。热缩材料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1959年,Charlasby与Pinner为美国瑞侃(Raychem)公司申请了第一篇聚乙烯热收缩管的专利权,开启了热缩材料应用的新纪元。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产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差距越来越小,国内厂家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提高。
热缩材料行业产业链丰富,上游包括通用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及功能性添加材料(如抗氧剂、阻燃剂、加工助剂等);中游为热缩材料供应商,国内主要玩家有沃尔核材、宏商科技、长园长通、诺德投资、天邑股份,高端材料被美国Raychem和日本住友占据;下游应用广泛,涵盖电力、汽车、通信、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
热缩管在汽车应用点较多,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带动热缩材料市场增长。在汽车中,热缩材料主要用于电线束、输油管道、刹车系统管道的保护。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国内高端热缩材料发展,国产替代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1年中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9.12亿元。
热缩材料是加热到一定温度能够收缩变小的材料,又称为“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或者“高分子形状尺寸记忆功能材料”。使用中,一般选择合适形状尺寸的热缩材料套入或者包裹在物体外面,用热源加热使得热缩材料紧紧包覆物体外面。热缩材料能够起到绝缘、密封、服饰、防潮和接续等作用,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电工、电力、通信、石油、建筑、家电、军工等行业。